首页 >> 设备资讯

智能晨检仪+自助留样机,北京中医药大学如何打造零隐患后厨?

在高校后勤保障工作中,食堂后厨的安全与卫生至关重要。北京中医药大学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引入智能晨检仪、自助留样机等先进设备,全方位、多层次地打造零隐患后厨,为师生的饮食安全筑牢坚实防线,也为高校后勤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一、智能晨检仪:后厨人员健康的“守门人”

传统的后厨人员晨检往往依赖人工检查,存在诸多局限性。例如,人工检查可能受主观因素影响,对于一些细微的健康异常难以精准判断;而且检查过程相对繁琐,效率较低。北京中医药大学引入的智能晨检仪则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

智能晨检仪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身。它具备红外体温检测功能,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后厨人员的体温。当人员靠近时,仪器可在短时间内获取体温数据,误差极小。这一功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尤为重要,能够及时筛查出体温异常人员,防止因发热等症状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

智能晨检仪还能对后厨人员的口腔、手部等部位进行卫生检查。它通过高清摄像头和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能够识别出口腔溃疡、手部疱疹等可能影响食品卫生的疾病症状。一旦发现异常,仪器会立即发出警报,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食堂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可及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检查或调整工作岗位,从源头上杜绝因人员健康问题导致的食品安全隐患。

智能晨检仪还与食堂的人员管理系统相连接,能够自动记录每位后厨人员的晨检信息,包括体温、健康状况等。这些数据可长期保存,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趋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后厨人员队伍的健康稳定。

二、自助留样机:食品安全追溯的“保险箱”

食品留样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它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为事故原因的调查和责任认定提供关键证据。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自助留样机为食品留样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自助留样机采用智能化设计,操作简便快捷。后厨工作人员只需按照规定的流程,将每餐次的食品按照一定的重量和份数放入留样机的指定容器中即可。留样机具备自动识别和记录功能,能够准确记录留样食品的名称、留样时间、留样人员等信息。

与传统的人工留样方式相比,自助留样机具有诸多优势。它保证了留样食品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传统留样可能因工作人员的疏忽或操作不规范,导致留样量不足、留样时间不准确等问题。而自助留样机通过精确的计量和时间控制,确保留样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自助留样机具备良好的存储条件。它采用先进的冷藏技术,能够将留样食品保持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变质。同时,留样机的内部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避免不同留样食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最重要的是,自助留样机实现了食品留样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所有留样信息都可通过网络传输至食堂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中。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管理人员可通过追溯系统迅速查询到相关留样食品的详细信息,包括食材来源、加工过程、留样情况等,为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供有力支持,真正做到食品安全问题可追溯、可管控。

三、全方位举措打造零隐患后厨

除了引入智能晨检仪和自助留样机,北京中医药大学还采取了一系列其他举措来打造零隐患后厨。

在食材采购环节,学校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制度。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生产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所采购的食材来源可靠、质量安全。同时,加强对食材的检验检测,对每一批次的食材都进行严格的抽检,不合格的食材坚决不予使用。

在厨房加工环节,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对食材的清洗、切配、烹饪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符合卫生标准。还加强对厨房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和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食品加工的安全。

在食堂环境管理方面,学校注重环境卫生的清洁和消毒。每天对食堂的操作间、餐厅等区域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定期对食堂的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食堂环境整洁、卫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还加强对后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后厨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后厨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他们能够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规定,为师生提供安全、健康的饮食服务。

北京中医药大学通过引入智能晨检仪、自助留样机等先进设备,以及采取一系列全方位的管理举措,成功打造了零隐患后厨。这不仅为师生的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高校后勤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树立了榜样。相信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食堂后厨将更加安全、高效、智能,为师生创造更加美好的饮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