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备资讯

奶茶店制冰机冰的卫生标准,通过食药监检查的3个要点

在炎炎夏日,一杯冰爽的奶茶是众多消费者的心头好,而其中的冰块更是关键元素。对于奶茶店来说,制冰机所制冰块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也是食药监部门重点检查的项目。以下将详细阐述通过食药监检查的三个要点,帮助奶茶店确保制冰机冰的卫生标准。

一、制冰机的清洁与维护

(一)日常清洁

制冰机的日常清洁是保证冰块卫生的基础。每天营业结束后,奶茶店工作人员应首先切断制冰机的电源,确保操作安全。然后,取出制冰机内部的所有冰块,避免旧冰与新冰混杂影响卫生。

对于制冰机的内胆,要用温和的清洁剂和软布进行擦拭。清洁剂应选择食品级的,避免残留化学物质污染冰块。在擦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角落和缝隙处,这些地方容易积累污垢和细菌。擦拭完毕后,要用清水彻底冲洗内胆,确保没有清洁剂残留。

制冰机的蒸发器表面也需要定期清洁。蒸发器在制冰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表面的清洁程度会影响制冰效率和冰块质量。可以使用软毛刷轻轻刷去蒸发器表面的冰霜和杂质,但要注意不要损伤蒸发器。

(二)深度维护

除了日常清洁,制冰机还需要定期进行深度维护。一般来说,每三个月应进行一次全面的深度清洁和维护。

在深度维护时,需要将制冰机内部的所有可拆卸部件,如冰铲、储冰盒等,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可以将这些部件浸泡在含有适量消毒剂的水中,浸泡时间根据消毒剂的说明而定,通常为15-30分钟。浸泡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对于制冰机的水循环系统,也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水循环系统是将水输送到蒸发器进行制冰的通道,如果不清洁,水中的杂质和细菌会随着循环进入制冰过程。可以使用专门的制冰机清洁剂按照说明进行循环清洗,以去除管道内的污垢和细菌。清洗完毕后,要用大量清水冲洗循环系统,确保清洁剂完全排出。

制冰机的空气过滤器也需要定期更换或清洁。空气过滤器的作用是过滤进入制冰机的空气,防止灰尘、细菌等污染物进入。如果空气过滤器堵塞或脏污,会影响制冰机的正常运行和冰块的卫生。

二、制冰用水的质量把控

(一)水源选择

制冰用水的质量是决定冰块卫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奶茶店应选择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源,如市政自来水。市政自来水经过严格的处理和检测,基本能满足制冰用水的要求。

避免使用未经处理的井水、河水等天然水源作为制冰用水。这些天然水源可能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以及其他污染物,即使经过简单的过滤也难以达到制冰用水的卫生标准。

(二)水质检测与处理

虽然市政自来水符合饮用水标准,但在输送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二次污染。因此,奶茶店可以定期对制冰用水进行水质检测。可以使用专业的水质检测设备或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余氯等指标。

如果检测发现水质存在问题,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常见的水质处理方法包括安装水质过滤器和使用消毒剂。水质过滤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等杂质,提高水质。消毒剂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水质安全。但在使用消毒剂时,要注意控制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水中残留过多的化学物质。

制冰用水的储存也很重要。制冰机的水箱应保持清洁,定期清洗和消毒,避免水箱内滋生细菌。同时,要注意水箱的密封性,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水箱。

三、操作人员的卫生规范

(一)个人卫生要求

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冰块的卫生。奶茶店应要求操作人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应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在工作过程中,要保持手部清洁,勤洗手。洗手时应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彻底清洗,时间不少于20秒。特别是在接触食物、制冰机部件或处理垃圾后,必须及时洗手。

操作人员应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帽子,工作服应定期清洗和更换,帽子要将头发完全包裹,防止头发掉入冰块中。同时,操作人员不得佩戴首饰,避免首饰上的细菌污染冰块。

(二)操作规范培训

奶茶店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卫生操作规范培训,使其熟悉制冰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卫生要求。

在制冰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违规操作导致冰块污染。例如,不得用手直接接触冰块,应使用干净的冰铲取冰。在取冰过程中,要注意冰铲的卫生,冰铲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

操作人员还应了解如何正确处理制冰机的故障和异常情况,避免在故障处理过程中造成冰块污染。例如,当制冰机出现漏水或其他故障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通知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不得自行随意拆卸和维修。

通过严格把控制冰机的清洁与维护、制冰用水的质量以及操作人员的卫生规范这三个要点,奶茶店能够有效提升制冰机冰的卫生标准,顺利通过食药监部门的检查,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冰块,保障消费者的饮用体验和身体健康。在竞争激烈的奶茶市场中,注重冰块卫生不仅是法规要求,更是提升店铺信誉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